在工业生产中,六氯苯的主要制备方式是通过苯或低级氯苯的直接氯化过程。低级氯苯主要包括在生产一氯苯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二氯苯以及从六六六无效体制取的三氯苯。另一种方法则是直接对六六六无效体进行氯化。首先,***用三氯苯氯化法,将三氯苯加热至110℃并保持1小时的干燥,然后通入氯气进行氯化。
看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方法是:先划对称轴,最中间一道竖线和水平对半分的线,在水平线上下方的两个相对的位置是等同的,只能算一种,在中竖线两旁相对位置的也是等同的,如果是奇数个苯环,那么中竖线是恰好劈开一个苯环的,在这条线上有一个位置不能漏掉。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是氯化苯,也叫氯苯。
氯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为氯苯,另外还有两个别称,一是“一氯化苯”,二是“氯化苯”。在化学界,它的英文名称为Chlorobenzene,还有其他几种名称,如MCB(Mono Chloro Benzene)和benzene, chloride (1:1)。
氯化苯和氯苯是一样的物质。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摄氏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生产军用***所需的苦味酸。1940年到1960年间,大量用于生产滴滴涕杀虫剂。1960年后,DDT逐渐被高效低残毒的其他农药所取代,氯苯的需求量日趋下降。
氯苯副产回收无论是***用苯液相氯化法还是***用苯气相氧氯化法制造氯苯,都联产二氯苯。根据实际需求量,改变氯化工艺条件,可调节一氯苯和二氯苯的生成比例。按照氯苯的工艺控制条件和生产情况,氯苯与二氯苯的比例为30-35:1,工业上分离邻、对位二氯苯的方法主要有精馏法和结晶法。
对氯苯酚与邻氯苯酚分别有多种 生产 方法(见下文), 但都不能直接以对氯甲苯或邻氯甲苯为原料来制取。 能够联产对氯苯酚与邻氯苯酚的生产方法有: 苯酚氯化硫酰法、 苯酚氯化法、苯酚氯化铜法。
1、强极性柱和弱极性柱是属于化学键合相按键合官能团的极性。强极性柱可选择极性键合相。氰基键合相对双键异构体或含双键数不等的环状化合物的分离有较好的选择性。
2、强极性柱和弱极性柱是属于化学键合相按键合官能团的极性。常用的极性键合相主要有氰基(-CN)、氨基(-NH2)和二醇基(DIOL)键合相。极性键合相常用作正相色谱,混合物在极性键合相上的分离主要是基于极性键合基团与溶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极性强的组分保留值较大。极性键合相有时也可作反相色谱的固定相。
3、正相色谱柱填料极性强,洗脱顺序由弱到强;反相色谱柱填料极性弱,洗脱顺序由强到弱。非极性色谱柱:常是以硅胶为基质,表面键合有极性相对较弱官能团的键合相。反向色谱所使用的流动相极性较强,通常为水、缓冲液与甲醇、乙腈等的混合物。
4、极性色谱柱:AT FFAP;AT PEG-20M;AT 农残Ⅰ号AT 农残Ⅱ号。组成结构不同 非极性色谱柱:100%甲基聚硅氧烷;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1%乙烯基和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7%氰丙基7%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极性色谱柱:聚乙二醇—TPA改性;聚乙二醇—20M。
5、所谓的极性色谱柱就是指的固定相是极性的。一般在基质上键合一些羟基或是氰基,胺基等使固定相聚有一定的极性。
1、进样口的温度要高于被分析物的沸点,确保所有分析物经过进样口进样后能够完全气化。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柱箱温度越高,峰高越高,峰宽越窄,但是峰与峰之间的间距会越小。反之温度越低,峰高越低,峰宽越宽,峰之间的间距越大。所以不一定温度越低分离越好。
2、一般原则是检测器不低于250℃,柱温不应高于当前使用 色谱柱 的最高温度,不低于室温,进样口不低于进样物质中沸点最高物质再加50℃的温度。此外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不要低于柱温,防止产生逆向气压气体回流进样口以及色谱柱填料流失污染检测器,就是说柱温较高时应提高检测器和汽化室的温度。
3、进样口的温度是样品的气化温度,高于样品气化温度10度(所以应先指导样品的气化温度)。检测器温度应比进样口温度高10度。柱温一般考虑到分离性,会设置程序升温,一般从50度开始,但不是绝对的。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层分离分析方法。
4、不同的检测器设定不同 一般来说要确保样品不在检测器冷凝、不被污染 通常都会高于色谱柱箱温度20度以上 主要考虑湿度,原因是关系到电路中场效应管及其它元件(如IC、等)受静电易击穿,而静电与湿度有关,湿度太大对仪器损坏可能性大。FID的设定温度一般120度以上,最好150度。
关于石脑油中的苯色谱检测,以及石脑油苯加氢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成品油涨价的限制措施
下一篇
成品油消费税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