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脑油 > 正文

石脑油裂解前后存在危害因素

文章阐述了关于石脑油裂解前后存在危害因素,以及石脑油结构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合成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都有什么,要详细资料...

1、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在400°C,压强超过200MPa时,不使用催化剂,氨便可以顺利合成。实际生产中,太大的压强需要的动力就大,对材料要求也会增高,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受动力材料设备影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用20MPa~50MPa。实际生产中,一般选用500°C。有毒性催化剂的使用。

2、危险有害因素有以下4种:(1)火灾爆炸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压缩机、合成塔、换热器、脱硫塔、转化炉、天然气管道、合成气管道、锅炉等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生产工艺条件中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石脑油裂解前后存在危害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第一步是原料气的制备。***用合成法生产氨,首先必须制备含氢和氮的原料气。它可以由分别制得的氢气和氮气混合而成,也可同时制得氢氮混合气。第二步是原料气的净化。制取的氢氮原料气中都含有硫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这些杂质不仅能腐蚀设备,而且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4、第一批:包括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在内的15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5、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涉及光气或其衍生物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这类工艺通常危险性较高,因为光气本身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腐蚀性。 电解工艺(氯碱):氯碱电解工艺是通过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的过程。由于涉及高压电解和易燃气体,风险较大。

石脑油裂解前后存在危害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06年石油分析

全行业亏损,化工业务盈利一般。预计2007 年油价仍然保持强势,2007 年WTI 原油期货价格将 围绕65 美元/桶宽幅波动。2007 年,如果出现突发性冲击,油价 完全有可能再次冲击2006 年内的高点。

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主要矿产品消耗近年呈现增长趋势(图20),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万元GDP消耗石油从2001年的0.21吨标准煤,增长到2006年的0.24吨标准煤,5年增长13%。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储量691亿吨,待探明可***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资源探明程度3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储量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资源量1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年石油产量314亿吨,年增长仅为0.17亿吨,比上年增长0.4%;2007年石油产量306亿吨,增长速度较上一年下降0.2%,表明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

月30日 因美国、欧洲和日本对东亚地区科技产品出口需求的迅速扩大,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将该地区2006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去年11月份的2%上调至6%,不过,该数字仍低于去年8%和前年5%的增长率。

关于石脑油裂解前后存在危害因素,以及石脑油结构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