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国标质量标准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国标质量标准,以及沥青混凝土国家标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合格值)多少?

1、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2、沥青路面厚度允许偏差是总厚度百分之5以内。路面厚度要求总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上面层允许偏差为-10%mm。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就是不能低于总厚度的-5%mm,上面层不得低于-10%mm。这个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上是明确规定的。

沥青混凝土国标质量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根据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合格值)是﹢10,﹣5mm 沥青砼面层厚度按评定标准代表值是指抽样点的数值。沥青砼面层厚度按评定标准合格值是指标准规定的数值。二者的关系:代表值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利用均方差及平均值。

4、市政路面的允许偏差是设计厚度的(﹢10,﹣5mm)。具体如下表所示: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规范与方法,按照厚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划分为经验法与解析法两大类。经验法以大量工程实践的资料及试验路观测统计资料为基础,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

沥青等级的划分标准沥青混凝土等级是怎样标号的依据是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20mm。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mm或AC—30mm。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沥青混凝土国标质量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以孔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孔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3、沥青分为A、B、C三个级别,每级沥青按其针入度不同又各分为160、130、190、70、50、30等七个标号。标号和各因素的关系是:①、公路等级:公路等级越高,结构层在上面的层位置应***用级别高的沥青。

4、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5mm或AC—12mm;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常以AC—9或AC—13 形式出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常以AC—16或AC—19形式出现。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mm或AC—35mm;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常以AC—26或AC—31形式出现。

沥青混凝土的容重是多少?

沥青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3吨每立方米。以下对沥青混凝土的容重进行解释:基本概念介绍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填充料和沥青结合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容重是指单位体积沥青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以吨每立方米表示。

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大约等于3吨。沥青混泥土的密度ρ=3000千克/立方米,沥青混泥土的体积V=1立方米,那么根据公式质量=体积x密度这个公式,可得:沥青混泥土的质量=沥青混泥土的体积x沥青混泥土的密度=1立方米x3000千克/立方米=3000千克=3吨。即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重量为3吨。

沥青混凝土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以吨/立方米(t/m)为单位。在我国,沥青混凝土的标准容重根据其粒径分布不同,可以分为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和砂粒式等类型。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标准密度约为37 t/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标准密度约为36 t/m。

在我国《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规定了沥青混凝土的标准密度: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7吨/方,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6吨/方,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5吨/方;砂粒式沥青混凝土35吨/方。

关于沥青混凝土国标质量标准,以及沥青混凝土国家标准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