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简述信息一览:

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基层处理、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科学规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更好的施工。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沥青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施工期间,必须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基层表面积水,这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干燥和稳定性。最后,基层碾压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在此期间,行车速度应限制在30km/h,且严禁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以防止对新铺路面造成损害。

路面面层的施工包括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各层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成型及施工纵向、横向接缝的处理等项内容。摊铺机多***用ABG41DMG等有自动调节及找平装置,有振动熨平板,宽度可以调节的大型设备。碾压机械***用双轮钢摊铺、碾压成型及施工纵向、横向接缝的处理等项内容。

沥青混凝土密度详解及路面施工工艺

水稳施工工艺 工程概览:本标段路面结构为: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封层为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透层油,基层34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总厚度为70cm。

沥青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MA1型号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是46吨/立方米、AC16型号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是43吨/立方米、AC20型号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是44吨/立方米、AC25型号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是45吨/立方米。

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 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施工工艺要求 一般要求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沥青商品混凝土路面主要施工工艺 现行的沥青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铺层的压实,与它们相对应的机械设备分别为沥青商品混凝土搅拌设备、自卸车、沥青商品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

沥青浇筑施工技术方法

②半幅施工不能***用热接缝时,***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施工流程: 原材料准备: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石屑及级配碎石,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检测材料质量,确保上路材料的合格。 水泥:***用孟电PC35水泥,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终凝时间6~10小时。 碎石:底基层碎石粒径未超过35mm。 水:使用井水拌和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清粘层用量300-500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在SMA13施工前一天施工,要求撒布均匀,并基本布满。 5改性沥青SMA13施工 改性沥青SMA13施工工艺为常规施工工艺,SMA13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压实。

关于沥青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以及沥青混凝土的基础做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