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规格表

简述信息一览:

沥青混凝土碎石压碎值国家标准

沥青碎石压碎值的标准为20。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沥青碎石属于2类混凝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1类混凝土用岩石压碎值小于10,2类混凝土用岩石压碎值小于20,3类混凝土用岩石压碎值小于30。

小于20。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粗集料压碎值小于20。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36mm以上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75mm以上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规格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目前的施工项目中,根据我国制定的标准,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控制:压碎值≯28%,洛杉矶磨耗损失≯30%,视密度≮50t/m3,吸水率≯0%,对沥青的粘附性≮4级,细长扁平状颗粒含量≯15%,石料磨光值≮42BPN等。筛分试验统一使用方孔筛。粗、细集料的区别以36mm为界。

级配碎石压实度大概在百分之90左右,而且这是理想化条件下所确定,但是实际中是略小于这个压实度数值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当其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时,称其为级配型集料。

石料压碎值按式(T0316-1)计算,精确至0.1%。Qa‘=m1/m0×100 (T0316-1)式中: Qa’——石料压碎值(%);m1——试验后通过36㎜筛孔的细料质量(g);m0——试验前试样质量(g)。

 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规格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关于沥青混凝土方面的相关规范吗?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制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按照规范中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有如下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是一项行业标准,标准号SL501-2010,归口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级配碎石规范要求压实度是多少

影响土基压实度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含水量和土的性质,外在因素有压实功能,压实工具以及方法等。注:1 压实系数(λc)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密度(ρdmax)之比ωop为最优含水量 2 地坪垫层以下从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20毫米。5~20毫米的级配碎石浆液性最好,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稳定性,压实度最高。级配碎石是指通过筛分不同粒径的石子制成的混合料,常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基层。

级配的精确设定至关重要,通过混合料设计,确保各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比例合理,以实现最小空隙率,减少收缩裂缝并优化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检测:(1)含水量;(2)拌和均匀性;(3)级配系数;(4)四天饱水系数;(5)压实度等。压实度 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1] 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级配碎石击实法需要级配砂石垫层原材料。一般情况下,级配砂石垫层,首先要对原材进行试验,做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然后还要用震动击实法做出砂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在施工完毕后,对垫层做压实度,一般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 通过50mm筛孔的重量百分率小于100 - 通过25mm、10mm、5mm、2mm、0.5mm筛孔的重量百分率分别小于65%、45%、35%、25%、15 - 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4(对于第一种级配)- 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6(对于第二种级配) 为了更好地满足压实度要求,推荐使用第一种级配。

关于沥青混凝土碎石级配要求,以及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规格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